巴蘇亞‧博伊哲努■

 

在眾說紛紜中搭配入學降低錄取標準三十五%的「原住民族語言認證測驗」終於上場,根據統計,到考率為八十二%,比原先預期的數據為高;同時連只有一名考生的馬祖、六名考生的澎湖,都能實施這項測驗。

近年來原住民族的主體意識逐漸覺醒,除了自治、傳統領域恢復、產業發展外,語言文化的振興一直是知識份子最重視的議題;不過,儘管在嘴巴與筆桿表達重視,卻往往不容易在真實的行動中呈現,譬如有多少知識菁英的族語真的是非常流暢?有多少人其實一直反對將入學機會和族語學習綁在一起?還理直氣壯說:這是對原住民學生的再剝削。意思是:原住民學生已經是弱勢的地位,一般學科已經比一般學生差,再學習族語,只會讓原住民學生陷入更不利的情境。考試院希望原住民族行政特考分發制度能加入族語能力的認證,但是在全國的分區座談中,超過半數是反對的,理由一樣,那是對原住民權益的損傷。還有很多人認為,族語應該在家裡學習,即使在學校學習,也應該是設計一個沒有壓力的情境。諸如此類。但是,弱勢族群的語言要復興,僅僅規劃一種可有可無、毫無壓力的機制,沒有任何認證的做法,成效有限。

許多原住民族的家庭與父母已經不再使用族語,有些年輕一點的家長的族語程度,甚至比起在學校學過族語的孩子還差,族語的學習與傳承,如果學校不參與、不跟入學制度結合,試問,誰還會學?現在的國家語言政策調整了,將原住民族語言納入國家語言,不再視為方言,而且放進特殊的制度中操作,增加族語的實質價值,現在是族人可以深刻思考與真正以行動學習族語傳承語言的時刻。這段時間行走部落之間,不時見到一些父母和孩子們圍坐一起,拿著族語課本唸著、複誦著,雖然是臨時抱佛腳,但是親子這樣的互動也是極好的畫面。族語復興,不是靠什麼學術的理論,而是具體的作為;這次學生族語的認證成績如何,已經不是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行動已經展開,制度逐漸形成,族人們願意傳承祖先優美的語言。

(作者為國立史前館館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16/today-o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utiam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