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2.12

過年讀汪彝定回憶錄

■ 莊拓宇

過年,很適合讀回憶錄。

不少親友提到台灣經濟不好,企盼能和中國在經濟上有更緊密的接觸,好像中國是解決台灣問題的萬靈丹。讓人想起曾經擔任經濟部次長的汪彝定,在其回憶錄《走過關鍵年代》中即指出:

拜此匯率之賜,我們這些早期來台的窮公務員,忽然之間發了一筆小財。我帶來台灣約有一、二十萬元法幣,按照二十比一的匯率,變成六、七千元,甚至上萬元台幣。我穿著一條舊卡其褲來到台灣,這時趕緊去太平町(延平北路)做衣服,一口氣做了兩套款式不甚高明的西服,共花了我兩、三千元而已。如果在重慶,這筆錢(六萬元法幣)連一條卡其布褲都買不到。

這段敘述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人民滿懷期待中國接收台灣之後能展開各項新建設、大建設。豈知台灣被併入中國的政濟體系後,中國將台灣的所有日人企業收歸國營,剝奪了一般人民的就業機會;同時再透過台幣與法幣的匯兌關係,刻意低估台幣的購買力,使台灣本地人民財富大幅縮水,帶著法幣來台的中國國民黨及其部份跟隨者則能「忽然之間發了一筆小財」。

再加上台灣的貨物被不肖商人、官員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管道,不斷的搬運到中國去,以及國共內戰中名目眾多的附加稅,致使物價猛爆性的飆漲。台灣與中國貿易雖然不再課徵關稅,但卻由台灣的海關徵收「統稅」,直接撥入中央政府預算,此種「取之於台灣用之於中國」的手段,與日本殖民統治者毫無差別。

國民政府並讓大量的中國人毫無節制的移入台灣,其移入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被遣送出去的日本人,更加深台灣人民就業的困難度,生活空間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壓縮,社會問題叢生,物資在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物價呈倍數飛漲,終於爆發因經濟過度依賴中國而導致的不幸事件─二二八事件。

如今,台灣經濟又要過度依賴中國。台灣人民應該有智慧,從台灣的歷史中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在中國極權統治「以商逼政」的淫威下,思考並走出一條對於台灣人民最有利的道路出來,勇敢而且堅決的面對台灣內部紛歧的意見與看法,而不是期待完全依賴中國的廣大市場,或依賴台灣經濟與中國達成更親密的聯結上,來解決台灣內部的經濟問題。

(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utiam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