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家歸不得 中國台流望鄉 獨吟悲歌
林庭瑤/專題報導 2006-02-03 04:10

「每逢佳節倍思親」。正當中國湧現高達數億人次的春運返鄉大潮;台商春節包機航班往返兩岸,運送上萬台灣人飛抵溫暖家鄉。卻有一群「台流」,無顏回家見海東父老,只能無奈地遙望對岸家園,低吟一首首「流浪者之歌」。
這些有家歸不得的台流數量不少。據中國媒體報導,光在上海地區的台流,就已高達上萬人;跟隨當地景氣榮枯,台流人數也跟著不同,從沿海大城市延伸到內陸地區。因此,中國媒體將四處流浪的「台流」類比為「盲流」。

生意做垮 無奈自我放逐

中國台商的失蹤人口也逐年激增,多數淪為台流。根據海基會接獲的失蹤案件,從八十七年攀升到兩位數,九十三年達到卅七人,海基會主秘兼經貿處長廖運源表示,「失蹤的台商,有些被中國相關單位抓走,有些則因經商失敗自我放逐。」
一位老台商語帶貶意地說,「只要你到台灣人開的餐廳吃飯,碰到有人從口袋掏出名片,拚命攀拉關係、到處混吃,絕大多數是台流。」但究其實,台流大多是迫於環境、機運和時勢的無奈,滯留中國不願、或不能返鄉過年。
而最典型的例子是,台商帶了畢生積蓄到中國投資,因不了解當地法令,地方政府鴨霸,沒錢返鄉,只好流落街頭。
外省第二代、原在台灣任軍職的王興志,受到血緣親情的驅動,兩年前帶資金到父親老家河南鄭州協助親戚開拓事業。沒想到鄭州市政府訂購王興志工廠生產的果皮箱藉口規格不符拒付貨款;親戚開設的空殼公司騙光他的錢,還找假公安抓他去關;出了拘留所,回到工廠更發現民工已將設備洗劫一空,王興志的數碼相機、黃金、項鍊,甚至厚重衣物也搜刮殆盡,中華民國護照也被無名火燒掉。
王興志曾低下頭向中國公安求援,還惹來對方輕蔑污辱:「你們台灣人不是很有錢嗎?」「我從沒見過台灣人是這副德性的?」
去年春節,王興志在河南省鄭州市的嚴冬大雪天裡,受凍挨餓六、七天,好不容易撿了幾支保特瓶換來饅頭,看著飄下的白雪,心想「還是乾淨的,趕快吃!」手捧雪水將乾硬饅頭嚥下肚充飢。回想那段流落異鄉的落拓日子,王興志眼睛紅了。
例如,台灣常見的中年失業狀況,中國台幹不但會發生,而且下場更慘。許多人是風風光光被挖角派任大陸,爾後卻突然被開除,沒臉回家,寧可蟄伏等待東山再起的契機。

工作無著 撿拾爛菜維生

珠三角東莞厚街的「台商流浪村」,是台流形成的最初聚落。一位東莞台協會員舉一名資深台流阿智為例,當初阿智從一個台灣工廠小主管被加碼挖角到東莞擔任某鞋廠廠長,三年前突遭台灣老闆解雇,自認無顏返台,只好在當地廝混,每逢春節與同樣淪落在「台商流浪村」的伙伴到市集撿拾爛菜,再到台商餐廳混些小菜、啤酒,吃火鍋圍爐。

另一類的「台流」是,不甘心財產遭中國人詐騙侵占,到處上訪未果,要討回一個公道。
滿州狗腳下的北京城,女台商許淑惠因中餐館遭房東強行侵占,餐館內生財器具全被搬空,「台灣大酒店」招牌也被拆掉。許淑惠被趕出餐館外頭,形單影隻流落北京街頭,到處求訴無門,淪為不敢返台的女台流。
別人問淑惠:「你為什麼不回家?」她會像一顆點燃引信的炸藥怒氣衝天地說:「我投資二百萬人民幣資產被搶一空,找不到一個自己人,孤苦無依、四面受欺,孤單上訪整整一年多,在水深火熱中沒人理會,我不甘心就這麼罷手!」
這是這股「不甘心」:不甘心被炒魷魚突然失業,寧可蟄伏等待契機東山再起;不甘心財產遭中國不肖分子詐騙侵占;不甘心地方政府與法官勾結官官相護,無法討回一個公道;讓台商寧成台流,像失根的台灣百合漂泊在彼岸。
「想前往中國投資的中小企業或個體戶,即使得到一時的成功,在一個缺乏法治的社會裡,權益很難不被中國人覬覦掠奪。等到你走上法律訴訟的時候,又找不到一個仗義之士為你申冤。」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語重心長地說。

正當除夕團圓夜,遠方慶賀新年的煙火衝上雲霄,突然劃破片刻寂靜,綻放五光十色的炫爛光彩。這片奪目煙火卻照不到「台商流浪村」的陰暗角落,也照不到「中國吉普賽人」被遺忘的淒涼曲調。僅有此起彼落的賀歲鞭炮聲,殘留下新春的共同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utiam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