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凝視福爾摩沙的異樣眼光

辛在台 ■

往昔,蔣氏政權以中華帝國世界觀統治台灣,其對台灣史之敘事目的乃虛構「台灣自古以來即為中國的一部分」,其妙用一如艾斯奇維神父所言:「我們都可藉他們來征服他們自己的國家。」現今,年輕學人則致力於梳理台灣史之原本,翻轉台灣人「沒有歷史」之殖民宿命。

《西班牙人在台灣(1626-1642)》一書,譯介西班牙人之台灣經驗,主要根據十七世紀該國傳教士對台灣風土人情之存錄。本書之敘事,基於天主教傳教士協力母國推展殖民事業,彼時,西班牙佔領之台灣北部,作用乃在扮演西班牙以菲律賓為基地通商傳教中國、日本之中途島,並為要塞以克制殖民南台灣之荷蘭(1624-1662),並防禦日本侵犯菲律賓。其所構成的整體畫面,即為大航海時代「貿易/傳教/殖民」三位一體之政治經濟神學。而此書有趣處之一在於,殖民敘事在台灣。傳教士據其認知筆錄,意外留下台灣被殖民的傷痕。而今,如何在種種殖民敘事中、在他者的異樣眼光裡顯明自我,乃台灣人主體復原極重要之課題。

凝視福爾摩沙的異樣眼光

西班牙之退出台灣,本書亦有其在台當局者觀察。據言:「這一時期正好是天主教西班牙軍隊旗幟飄揚的時代」,然,新任菲律賓總督於一六三五年抵達馬尼拉起,「就對福爾摩沙島的殖民事務感到興趣缺缺」,「準備要所有福爾摩沙島上的西班牙人撤離該地」。一六四二年,西班牙駐台軍隊,不敵荷蘭進逼,投降退出台灣。此事係西班牙(天主教)、荷蘭( 新教)在全世界抗衡之一環,由此可見彼時台灣史之變動,僅由台灣內部事態分析,將無以洞悉外力交互作用於此戰略海島的特殊景觀。於今,又何嘗不是如此?

政治人物常言,「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復原台灣史之原本,亦應作如是觀。《西班牙人在台灣(1626-1642)》之編譯者,李毓中與吳孟真二年輕學人,耕耘台灣史之功不可沒。西班牙、荷蘭、日本,與台灣千里相逢,年輕學人掌握其語文,深入前輩未及之秘境,有助解構他者敘事,引以建構我者敘事。台灣主體之樹立,不是政治口號,台灣人要顯明自我,尚有漫漫路程要走。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12/today-o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utiam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