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不分族群姓氏, 有更多的人還尋無相片, 願望大家幫幫忙
先寫原住民死者: 嘉義阿里山鄉達邦社--鄒族漢名"高一生(藝人高慧君ㄝ阿公), 湯守仁(湯蘭花ㄝ爸爸), 汪清山、方義仲及高澤照
桃園復興鄉: 樂信.瓦旦(漢名林瑞昌)
海岸懸崖的岩石上,一個藐小的身影,孤獨地和風雨對抗。他衣衫襤褸,彎著腰,駝著背,捧著磚塊大小的石頭,緩慢地走向海岸。寒風寒雨毫不留情地對他直接撲來,一陣強過一陣。
到了接近岩石的盡頭,他蹲了下來。雨水順著他濕透的頭髮,流過他削瘦充滿鬍渣的臉孔。他從老舊的西裝褲口袋中掏出繩子,將一端綁在石頭上,另一端綁在腰帶上。綁完之後,他檢視手掌掌心,將手掌在褲子上來回擦拭,好像要擦掉什麼似的。
接著,他捧起石頭,站了起來,繼續與風雨的對抗,緩緩地走到岩石的盡頭。
■ 陳儀深
官逼民反或族群衝突,只能說明一九四七年二二八爆發初階段的現象,誰是官誰是民?誰是本省人誰是外省人?籠統的集體名詞只能歸諸時代悲劇,難言究責。但是派兵決策之作成,三月九日開始的一段鎮壓屠殺,以及「秩序恢復」之後即三月二十一日開始的分區綏靖與清鄉,人民死傷枕藉卻沒有任何軍政首長受到究辦,「高雄屠夫」彭孟緝且在五月初就被升任全省警備司令,這部分才是影響深遠的二二八。
大軋拉烏4-1岩雕圖案,(記者蘇福男攝) |
孤巴察峨(一號岩雕):最早發現,位於海拔一三七五公尺,岩雕本體巨大且圖像、符號最為豐富,佈滿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圈狀紋、漩渦紋等,雕刻面長約一一六○公分、寬約六百七十公分。(記者蘇福男攝) |
莎娜奇勒峨(三號岩雕):位於海拔一二三五公尺,因位置偏遠、不易到達,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至今二度前往探勘,岩體現況保存最差,圖案不明顯。(記者蘇福男攝) |
大軋拉烏(四號岩雕):陸續發現的十處岩雕群,分別位於海拔一0四八至一0六六公尺之間,距離河谷高差約三十公尺,雕刻有同心圓圈狀紋、菱形連續刻紋、類似菱形曲折紋、人形圖、類似蛇紋等圖案。(記者蘇福男攝) |
莎娜奇勒峨岩雕圖案。(記者蘇福男攝) |
祖布里里(二號岩雕):位於海拔九三七公尺,岩石體積較小,並位於陡峭的山脊稜線小型緩坡地,岩體因石英面切割呈三階階梯狀,雕刻有足掌紋、杯狀坑、散置的凹點。(記者蘇福男攝) |
高雄市為了推動世運會,爭取中央五十億元專款補助興建世運會主場館,另外還有專款修繕各級學校的體育場館,市府各局處也認養世運競賽項目,盼培養觀賽及了解競賽項目的民眾,以增加參加及支持世運的人口。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安平文教基金會以半年時間訪談曾經擔任鹽工及海產學校教師等耆老,拍攝紀錄片「安平人」,透過口述歷史,除了留下珍貴記錄外,也希望讓更多民眾瞭解安平歷史文化,基金會將在今晚於運河博物館舉行首映會。
安平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鄭道聰表示,一段安平發展史,可說是台灣史的縮影;長期以來安平住民在不同政權統治下「根著」及「移動」型態,產生獨特的文化內涵,但隨著流行文化入侵,新一代安平人已經逐漸失去對原鄉的認同,希望透過耆老口述,讓「安平人」的故事永遠流傳。
紀錄片找來四名年紀加起來超過三百五十歲的耆老擔綱演出,透過單純的訪談、老照片、文件,沒有加上任何特效,原汁原味呈現。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九日表示,最高齡的「228母親」李邱己妹(中)七日病逝台北市台安醫院,享壽一百歲。李邱己妹是「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前台北市律師公會會長李瑞漢律師的遺孀。//中央社
|
台灣史研究者王昭文,曾與明天(03/03)第一場的文化論壇"民間記憶二二八"之講者張炎憲館長、高淑媛老師,於十年前投入嘉義二二八口述歷史之訪問及撰寫,以下文章可供讀者對二二八事件中,最為慘烈的嘉義二二八狀況,有較廣面的了解。(引自王昭文部落格:茄苳樹巢)
鳳凰花燃燒的平原─ ─228事件在嘉義(一)
鳳凰花燃燒的平原─ ─228事件在嘉義(二)
台灣原住民史專題計畫包括林修澈「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南庄事件」(中)、海樹兒‧犮剌拉菲博士「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許勝發的「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研究─以魯凱族下三社群為例」(右)三本新書十八日發表。//中央社
|
地方耆老指證現在檳榔路後方的「大粗穴(台語)」在二二八期間,曾被當作中國國民黨政府軍隊執行槍決的地點,逾兩百人葬身此山,期望有人出面幫這群無名冤魂超渡。(記者邱紹雯攝) |
遭槍殺者 粗估逾兩百人
「彰化學」昨天發表第四集與第五集,彰師大吟詩社學生吟誦曹開的詩作紀念。(記者吳為恭攝) |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
為挖掘彰化人文底蘊,累積人文資源,彰化師範大學副校長林明德與文史家康原,一起推動「彰化學」,預計在五年內出版60本相關叢書,昨日推出第四集與第五集,集結了白色恐怖受害者曹開的詩作,讓人一窺他獄中作詩的心境與作品內涵。
出生於彰化縣員林鎮的曹開,在1949年被指判亂而入獄十年,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中,他投訴無門,開始在獄中寫詩,出獄後仍持續創作,直到1997年去世為止,創作約1500首新詩,從詩文中可看出他因黑獄而變調的內心世界,也看到他面對現實的勇氣。
噶瑪蘭族人昨齊聚在宜蘭流流社家屋前,為噶瑪蘭族名正名週年跳舞慶祝。(記者楊宜敏攝) |
〔自由時報記者楊宜敏/五結報導〕噶瑪蘭人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列為台灣原住民第十一族,以往正(復)名或紀念活動多在花蓮舉辦,今年首度在宜蘭辦理,來自花東、台北的噶瑪蘭鄉親,昨天齊聚流流社家屋,族人在縣史館復原的傳統家屋前跳舞唱歌,相當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