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11.8

城市扎記/廳舍命名

林恕暉

從台北市政府正門走入中庭,一幅巨大的匾額「沈葆楨廳」被高掛在正前方,兩側牆則有沈葆楨事略與畫像,匾額對面、大門屏風後側,擺設一艘原住民達悟族木雕船,此一空間佈置,不由得讓人想起一百多年前的沈葆楨對原住民族「開山撫番」的血腥鎮壓史。

一八七四年日本軍隊以「牡丹社」事件為藉口出兵台灣後,清廷即派沈葆楨抵台,督辦台灣海防,並在台灣增設府、縣,由於當時台灣花東、山區均為原住民活動區域,沈也奏請清廷展開「開山撫番」政策。

儘管原住民族早已在台灣生活數萬年之久,但對於清朝、漢人而言,台灣花蓮、台東與中央山脈區都是未知區域,沈葆楨自中國東南沿海大量引進漢人進入原住民區開墾,砍伐山林,引發原住民族反抗,沈葆楨遂以武裝軍隊分北中南三路進軍「撫番」,一方面以物資利誘招降,促使原住民漢化,一方面以武力攻打拒降的原住民族,企圖取得統治權。

但此政策初期成效不彰,清廷仍無法有效統治原住民區,卻升高了原漢民族衝突,沈葆楨駐台僅一年兩個月,即高升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返回中國,劉銘傳後來基於木材、樟腦利益,結合漢人富商資金繼續實施「開山撫番」,以軍隊槍砲鎮壓原住民,甚至動用精銳清廷北洋船艦,砲擊台灣東部沿海的原住民部落,屠殺因家園被入侵、起而抗暴的原住民,迫使殘存原住民遷往中央山脈山區,漢民族官商得以獲得開採樟腦、木材的巨額利益。

這段殘暴的「開山撫番」歷史,在台灣史料留下血淋淋的一頁,但滿懷漢民族優越思想的政治人物,卻將這些短暫駐台、滿手血腥的清廷高官視為崇拜對象,甚至以他們的姓名為台北市政府辦公廳舍命名,面對如此荒謬的公共空間佈置,也會讓了解這段歷史的台北市民感到慚愧不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autiamding 的頭像
liautiamding

liautiamding

liautiam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