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寶村2001/10/25
台灣的原住民族包括平埔族和原住民都是南島語族的一支系,平埔族因長期與漢語系移民接觸而產生深刻的文化變容,其文化特質已消隱於台灣社會。目前所通稱的原住民族人口有三十七萬多人,概分為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道悟(雅美)等九族,分布在二十九個山地鄉,其種族體質特徵、傳統經濟生業、社會習俗文化等各方面與漢語系族群有很大不同,形塑台灣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風貌,原住民的文化實可視為台灣的文化瑰寶。
同化政策下的原住民困境
原住民在十九世紀後期才與外界有較密切接觸,在清帝國「開山撫番」的政策與軍事行動下,沿山地區發生無數血淚斑斑的族群衝突史。日治初期經過多次的軍警強力攻擊鎮壓與嚴密的「理蕃政策」,不得不就範於外來統治體制,原有的文化結構產生劇烈變遷。戰後以來長期由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對原住民採取的基本政策是「同化主義」,經由「山地平地化」的過程要使原住民轉化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行政上以統治的觀點劃分山地鄉來改變既有的族別、部落區域,藉地方自治之名的選舉將黨國支配體制徹底瓦解部落領袖制,加速傳統社會結構的解組。經濟方面則隨著台灣高度資本主義化,漁獵、農耕生業沒落或因急遽轉為貨幣經濟而相對貧化,大量原住民移居都市更加速傳統文化沒落,也衍生出甚多都市原住民問題。台灣原住民因為沒有其本族的文字系統,在外來強勢漢人文化衝擊與同化主義的教育制度下,更加速其文化的流失與崩解,少數兼弱勢的原住民族,讓人感覺他們是一蒼涼的、黃昏的族群,酗酒風氣之盛未嘗不是社會解組的象徵之一。
十多年來經由少數原住民運動先行者與團體的不斷努力,終於顛覆吳鳳的神話,吳鳳鄉復名為阿里山鄉,「山胞」正名為原住民,也可以恢復使用原有姓氏,母語教育也稍稍實行,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在中央政府和台北市設立了「原住民委員會」,這些遲來的改革未必能真正解決原住民的問題,但多少總對以往的「失政」有所彌補。
姓氏正名到山地鄉正名
目前原住民已經可以申請恢復原有傳統的姓氏,但據說申請變更的數量並不很多,姓氏不單只是血緣的識別作用,更具有代表延續其族群文化表徵的意義,應該給予鼓勵和協助才是。除比之外,目前山地行政區的劃分不盡與族群的分類與分佈相符合,山胞已正名為原住民,還稱山地鄉也不相一致,很多鄉的名稱與當地的族群文化毫無關聯,對族人來講只是一行政區域名,卻是不具意義的名詞,如宜蘭縣的大同鄉、桃園縣的復興鄉、台中縣的和平鄉、南投縣的仁愛鄉、信義鄉、高雄縣的三民鄉、桃源鄉、台東縣的延平鄉、達仁鄉等,這些鄉名都是政治性或文化道德色彩的名詞,應該改成比較能反映原住民族群文化特質的名稱。台灣行政區的改名也有前例可循,如嘉義縣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屏東縣三地鄉恢復為三地門鄉,近者如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尤其是山地鄉牽涉到的地籍、戶籍的數量比較小,並非困難之事,只要有台灣主體意識的人都應關心正視此一課題,尤其是原住民朋友包括各層級的行政人員和民意代表,為了爭取「命名」的天賦人權與自我族群的尊嚴,乃至文化的傳承延續,應該進行恢復原住民居住區的鄉名。
平埔族人消隱於漢人為主的社會,但是很多地名保留了其歷史遺緒,進而成為代表全台灣,其他如宜蘭、基隆、新竹、苗栗、雲林、嘉義、高雄、屏東等縣市名稱多來自平埔族,其他小地名更是不勝枚舉,會有名在族在的感覺,山地鄉的復名也有同樣的意義。如果由原住民的姓氏正名推到山地鄉的正名,可促使國人深刻省思台灣如何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台灣國家正名運動也就成為台灣國家體制正常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