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12.4

《黃天麟專欄》台灣政局香港化

日前香港舉行了地方選舉,近三百萬選民投票,選出三百六十四席議席,由於選舉成敗對明年立法會選舉有十足影響,各政黨無不全力以赴。結果親中的民建聯(民主建港聯盟)取得一百一十五席(較上屆增加五十三席),屬於泛民主派的民主黨僅獲五十九席(上屆是九十五席)。

民主勢力潰敗之因素眾說紛紜,但香港經濟之中國化即是主因。「讓你飢餓而後給你糖果」是統治者慣用的手段,近幾年中共把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櫥窗,經濟上給了不少「糖果」,為了挽救九七後香港企業西進所帶來的百業蕭條困境,中共於二○○三年六月與香港簽署了「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給香港各種優惠,增加內地國民到香港之旅遊,鼓勵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最近再宣佈開放「港股自由行」等,帶給香港經濟一陣狂熱。

經濟之依附必然反射到政治,不管中國如何違反基本法,如何漠視香港人權,有奶便是娘,還會感謝北京之「指導」與「德政」。一時氣勢如虹的民主派人士現在只有慨歎,一條日趨式微之路似已無可避免。

經濟上對中國過度之依賴,也同樣在改變台灣之政治生態。當我國對中國的出口超越了我國總出口之卅%,產業到中國生產之比率超過廿%,在中國台幹跨越四十萬人,台灣經濟中國化之影響就會開始日益顯著地反射到台灣之政治基盤。之前,如一九九七年縣市長選舉,台灣經濟中國化之程度均尚未達到上述標準,民進黨即能趁本土意識之高揚及清晰之形象,一口氣攻下十二席,加上台北市,台中以北除了苗栗縣都是綠營天下,二○○○年又拿下了總統寶座(註:該年產業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比率為十三.三%,出口依存度廿四%)。

但不幸民進黨執政後在「開放總比管制好」的迷思下,加速與中國之經濟統合,二○○一年民進黨第九屆二次全代會進一步通過了「開創台灣經濟新局決議文」,將西進予以定調,高科技產業從此水銀瀉地進入中國,該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由十二席掉到九席,四年後產業接單在中國生產比率接近四十%(現已四十七%),出口依存度卅八%,台幹超過了百萬,形勢比人強,二○○五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即只剩下六席,南投以北成為藍軍的天下(註:二○○六年元旦陳總統改採「積極管理」政策,直航喊停,四十%投資上限亦不解除,經兩年之養精蓄銳,台灣經濟本年第三季已恢復六.九二%之成長,不過「積極管理」還是不夠,持續向中傾斜之勢尚未扭轉)。

有些人經常拿民調上「自認為台灣人」的比例已達六成五,「贊成獨立者」也升至四成而自喜自慰。但這些所謂的「台灣人意識」,在「經濟一中」之人脈、利脈制約下,均難轉化為選票又是事實。同理,絕大部分的香港人也渴望自由與民主,但仍然不能化為香港民主派的選票力量。政治可以影響經濟(如積極開放政策),但經濟最後會決定政治(如香港民主派之式微及近幾年民進黨在台選戰之失利),如果民進黨仍不清醒,不快快拋棄「開創台灣經濟新局決議文」的傾中經濟政策,徹底改變「再管下去會一無所有」的錯誤認知,即台灣政局之香港化必無以避免,民進黨亦將成為終極統一最有力的推手,背負起賣台的歷史責任。(作者為前國策顧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autiamding 的頭像
    liautiamding

    liautiamding

    liautiam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