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7.2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全國二日電)今年是陳文成博士逝世二十六週年,行政院發言人謝志偉今晚表示,對歷史要有懺悔心情,不能面對歷史,不可能面對當下,更沒資格為台灣未來講任何話,對照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和陳文成,戒嚴年代誰在危害人權和民主,馬英九是不是「職業學生」,都應該說清楚。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說,轉型無正義,是因為善惡無報,如果沒有正義,沒有和解,要有真相,才有和解,才有和平,1981年發生陳文成案,應讓陳文成的犧牲有價值,這是我們的責任。謝長廷並說,他在1981年投入政治,歷史的偶然,現在要相遇。
關心台灣民主運動的陳文成,1981五月自美國回到台灣,七月二日遭警備總部約談,七月三日凌晨陳屍台灣大學校園,陳文成事件引發海內外關注。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晚間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發表日文版「人權之路」,謝志偉、謝長廷等人出席。
謝志偉表示,台灣戒嚴時代有兩種「長官 (關)」,依附獨裁政黨的是「長大去當官」,不聽獨裁政黨者是「長大抓去關」。
他說,馬英九和陳文成同樣時間在美國讀書,一個是拿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負責撰寫反共、打台獨等言論,一個是支持台灣民主,兩人扮演相反角色;兩人同一年回國,馬英九未經國家考試進入總統府,陳文成回到台灣,未經任何程序被約談,最後橫屍台大校園。
謝志偉表示,對照來看,「馬英九當官,陳文成封棺」,那樣的年代到底誰在做危害人權和民主的事情?馬英九是不是「職業學生」?這些應由他自己來回答;那個年代拿中山獎學金的朋友,任務有沒有包括打小報告?都應該回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