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3.14
反中國伏擊 我購潛艦刻不容緩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中國積極發展潛艦兵力,意圖形成封鎖台灣態勢,據知情人士指出,依據台海周邊情勢分析,中國若對台實施潛艦封鎖共需要十六個「伏擊區」,所需兵力至少卅二艘潛艦,以多層攔截來部署,以扼殺台灣的國際生命線,基於「以潛制潛」為最具效果的反潛作戰策略,我國對美八艘潛艦購案已是刻不容緩。
據指出,其中北部八個伏擊區,涵蓋從淡水河口到秀姑巒溪口區域,南部八個伏擊區則為馬公港南方越過鵝鑾鼻甚至到綠島與蘭嶼之間的海域。
至於在執行方面,熟悉共軍戰術官員表示,中國海軍戰術承襲自前蘇聯,主要以「區域游獵」、「陣地伏擊」與「引導截擊」三種型態,若以「明」級潛艦計算,執行「區域游獵」戰術的每艘潛艦,負責海域約二千七百餘平方公里,相當廣大。
官員說,共軍十六個伏擊區,幾乎將台灣呈二百七十度的包圍,台灣則因長期受中國的孤立打壓,除了美國以外沒有其他國家願意出售潛艦給台灣,至今只有二艘潛艦具有戰力,空中反潛兵力則以老舊的廿六架S-2T擔綱,對中國的威嚇力量相當微弱。
軍方人士指出,十六個伏擊區的位置都位在台灣周遭較深的海域,同時位於南北國際航線與我國重要港口附近,其中高雄港為台灣最大的港口,光是為了攔截從台灣東方與北方南下的可能運輸線,共軍至少佈下了五層攔截網。
潛艦專業人士說,中國潛艦戰術的「陣地伏擊」,通常在可以準確掌握敵軍船艦航行規律,或在敵軍必經的固定狹窄航道中實施,陣地大小依任務需要而有不同,約在二到四倍的魚雷射程範圍內,以中國潛艦魚雷射程平均約七點四公里(四海里)計算,因此伏擊的區域正面不超過五十五公里,伏擊區什麼形狀都有,正方形、長方形甚至連平行四邊形都很常見。
部署的時候每艘潛艦以互不妨礙,以及百分之百高遭遇率為原則,常見的部署方式有橫線、縱線與縱深梯隊等方式配置。
「區域游獵」則是讓潛艦以較大的巡邏海域執行任務,潛艦有比較大的運動性,主動搜索與襲擊敵艦,由於範圍廣大,通常這個戰術多用在敵軍海上交通線或港口附近以消滅敵艦,或是實施牽制與威脅任務,在廣大地區游獵以對敵軍產生心理壓力,部署方式有單艦、艦群或是「艦幕」方式層層佈置,一艘「明」級潛艦游獵海域約二千七百餘平方公里(八百平方海里)。
「引導攔截」就是透過岸基或空中監偵系統對目標的標定,引導在陣地或是區域內一艘或數艘潛艦攻擊指定目標。
官員說,以上三種為基本戰術,共軍還衍生出「游獵奔襲」、「特戰作為」、「合同攻擊」、「機動伏擊」與「佈雷阻擊」等戰術。
記者許紹軒╱特稿
潛艦向來給人感覺一種神秘的色彩,由於鮮少對外公開,一般民眾對於潛艦的印象,都還停留在電影「獵殺紅色十月」、「獵殺U-571」的片段裡,現代潛艦戰力配備魚雷和潛射飛彈,戰力極為驚人,台灣若能夠達到十艘左右潛艦規模,對中國將形成相當程度的威脅,更可使缺乏反潛戰力的解放軍,必須排擠太空與導彈等投資,以求全力建立龐大潛艦戰、反潛能量。
潛艦在近代最為著名的戰役當推英阿福克蘭群島之役,阿根廷雖然只有少量潛艦,卻依然派遣執行任務,讓英國遠征軍艦隊提心弔膽,派出直升機與水面艦執行反潛,並發射數以百計的魚雷、火箭與深水炸彈,卻無一發命中﹔英軍潛艦則是擊沉阿根廷海軍巡洋艦貝爾格蘭諾將軍號,使得阿根廷水面艦隊失去鬥志不敢出港,顯見潛艦對交戰雙方都造成極大的心理壓迫。
中國海軍向來注重對水面艦的攻擊,對於研發「飛豹」戰機全力發展海軍航空兵不遺餘力,同時也向俄國採購「現代」級艦,意圖以配備的「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達到嚇阻美軍航母戰鬥群的目的,對於反潛能力的建構與台灣剛好相反,僅注重潛艦的建軍,卻忽略了水面艦與空中的反潛能量。
但事實上,現代潛艦的戰力驚人,必須依靠空中、水面與水下三度空間力量的結合獵殺方能奏效,尤其是現代潛艦攻擊水面艦不再僅依靠魚雷,還包括反艦飛彈,後者讓水面艦不再只受到一個方向的威脅,過去傳統水面艦對潛艦攻擊預設的接近警戒線都將全部失效,三百六十度都可能遭到飛彈攻擊。
如果我方潛艦部署完成,基於以上的特性,將能迫使中國艦隊必須維持一支龐大的空中反潛掩護兵力,在所有可能潛射反艦飛彈冒出海面的攻擊半徑內,進行全天候偵察戒護,若中國艦隊離岸距離越遠,兵力需求將越大,中國空中反潛兵力甚低,若要建構到類似日本海上自衛隊專責數百架反潛的P-3C與直升機的規模,對其國防預算堪稱重大負擔。
先前來台訪問的南韓前海軍總司令李秀勇與前印度海軍少將雷杰‧梅儂,都對台灣面臨如此巨大的威脅,卻只有如此少量的潛艦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還直言「台灣只算半個海軍」,由此可知八艘潛艦與十二架反潛機的軍購案,對台灣存續的重要性也就不言可喻了。
基洛級潛艦 「海中黑洞」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軍方官員指出,潛艦國際發展趨勢越來越走向「靜音化」,中國新購的基洛級潛艦,水底噪音值在一百零九分貝到一百廿九分貝之間,比中國國產潛艦要安靜近五十分貝,由於基洛級潛艦極難偵測,除了空中與水面反潛兵力外,「以潛制潛」是海軍必走的建軍方向。
官員說,二次大戰時期的潛艦,因為噪音值過大及水下航速太慢,一旦被空中與水面反潛兵力發現,幾乎都難逃被擊沉的命運,但在戰後進入美蘇冷戰時期,潛艦的靜音科技一日千里,美國海軍做過研究顯示,到了一九六○年代,普遍性靜音讓潛艦變得非常難以偵測,只要噪音值降低卅五分貝,就會讓偵測距離從數百公里劇減為數公里。
熟悉潛艦作戰人士指出,降低噪音方式很多,除了船體的設計,還有外體鋪設吸音瓦的功能也影響很大,美軍做過比較,俄國的Akula核動力攻擊潛艦鋪設消音瓦之後,噪音值下降廿分貝,偵搜距離也比原先縮短一半。
至於中國近年來採購的基洛級潛艦,被西方稱為「海中黑洞」,靜音效果更是驚人。將領說,因為基洛級潛艦潛行時改用低轉速的次要推進系統,不但水下續航力大為增加,也使其更為安靜,基洛八七七型潛艦的水下噪音值為一百一十五到一百卅五分貝,基洛六三六型更安靜,在一百零九到一百廿九分貝之間。
官員說,這個數字一般人還無法意會到底有多安靜,以基洛與中國國產潛艦比較,「宋」級與「明」級柴電潛艦的噪音值約在一百廿五到一百四十分貝之間,「漢」級核攻擊潛艦吵得嚇死人,竟然高達一百四十五到一百六十分貝,有人形容,「漢級一出海,就像在海中敲鑼打鼓」,至於中國新建的○九三核動力攻擊潛艦,研判噪音值在一百廿到一百四十分貝之間。
因此兩相比較,就知道中國大肆採購基洛級潛艦的原因,尤其在海陸交界的海域,基洛級的海底噪音甚至比環境噪音要低,對各國增加不少偵測的難度。
將領指出,面對中國潛艦的素質大幅提升,光依靠反潛機與水面艦反潛已經不足夠,若能獲得足夠數量的潛艦,可以迫使中國潛艦不像現在可以肆無忌憚地靠近台灣,也延緩中國在台海部署潛艦的時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