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1.30

台灣史溯「原」

■ 張炎憲

今天國史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舉辦「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大醫學院國際會議廳)新書發表會。看到這套書籍出版,心裡有很多感觸。

認識原住民族,是我逐漸了解台灣史與自我反省的過程。在過去國民黨制式教育下,原住民族歷史不被重視,甚至被歧視,而不列入教科書。教科書所教的是吳鳳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的故事。其實吳鳳故事是經過日本統治者和國民黨美化的神話,其目的是為了統治的方便,卻讓鄒族人和原住民族污名化,造成原住民族失去尊嚴與自信,認為族人是野蠻而抬不起頭。

這是統治者刻意營造的統治神話,但與漢人中心主義有關。我從小學到中學,幾乎讀不到有關原住民族的記載。進入大學之後,歷史系老師都以中國歷史做為講授主題,沒有觸及到台灣史,更遑論是台灣史中的弱勢族群史。我專攻台灣史之後,才逐漸了解「熟番、生番」、「開山撫番」、「理蕃」政策等史實,但仍然無法脫離大中國和漢人中心主義的觀點。我去日本讀書之後,閱讀到環太平洋周邊民族的傳說、遷徙和文化等書籍,激發重新思考台灣原住民族存在與台灣史建構的問題。

抱著重建台灣歷史的熱情與期待回到台灣之後,我參與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田野調查,從口述訪查中逐漸了解平埔族人並沒有在台灣消失,而是流失在台灣社會中,不願說出或已遺忘自己的身分。

由自我反省過程中,我接觸原住民族運動的刊物與朋友,進一步了解到原住民族的惶恐不安與危機感。在過去國民黨統治和漢人強勢政經文化之下,原住民族失去自信,逐漸流失自己的文化,成為黃昏的民族。但這樣的悲運卻在台灣民主運動的激化下,台灣大學原住民青年在一九八三年創刊「高山青」雜誌,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開啟原住民族的覺醒運動,而有了轉機。數十年來,原運所主張的正名、還我土地與自治等也逐漸落實,成為台灣普遍的共識。

我擔任國史館館長之後,一直想要收集整理原運資料。我認為族群互信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之上,而歷史是相互了解的溝通橋樑。台灣歷史需要重新建構與解釋,已是無法逃避的課題。因此去除統治者的優越、大中國意識與漢人中心主義,是建立族群平等與尊嚴的首要工作。這套書所呈現的資料,正刻印著原住民族追求尊嚴與平等的艱辛過程,也是台灣多族群社會文化建立的前提。

(作者為國史館館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autiamding 的頭像
    liautiamding

    liautiamding

    liautiam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