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即興 劉益昌:圖像有故事性
大軋拉烏4-1岩雕圖案,(記者蘇福男攝) |
孤巴察峨(一號岩雕):最早發現,位於海拔一三七五公尺,岩雕本體巨大且圖像、符號最為豐富,佈滿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圈狀紋、漩渦紋等,雕刻面長約一一六○公分、寬約六百七十公分。(記者蘇福男攝) |
莎娜奇勒峨(三號岩雕):位於海拔一二三五公尺,因位置偏遠、不易到達,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至今二度前往探勘,岩體現況保存最差,圖案不明顯。(記者蘇福男攝) |
大軋拉烏(四號岩雕):陸續發現的十處岩雕群,分別位於海拔一0四八至一0六六公尺之間,距離河谷高差約三十公尺,雕刻有同心圓圈狀紋、菱形連續刻紋、類似菱形曲折紋、人形圖、類似蛇紋等圖案。(記者蘇福男攝) |
莎娜奇勒峨岩雕圖案。(記者蘇福男攝) |
祖布里里(二號岩雕):位於海拔九三七公尺,岩石體積較小,並位於陡峭的山脊稜線小型緩坡地,岩體因石英面切割呈三階階梯狀,雕刻有足掌紋、杯狀坑、散置的凹點。(記者蘇福男攝) |
〔自由時報記者蘇福男/高縣報導〕台灣首見的史前岩雕藝術─萬山岩雕,真正雕刻年代,以及具象和抽象的圖形、紋樣所代表的涵義,至今仍是個謎,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實勘後認為,這些圖像絕非即興式、無意義的。
劉益昌表示,部分岩雕的頭形花紋和二千年前的龜山文化陶器上的人頭狀花紋有點雷同,而考古學界一致認為,龜山文化的人頭紋是有意義的,因此他深信萬山岩雕群的雕刻圖案是有故事性的,只是學界仍無法完全理解。
台灣史前人類使用青銅器約在三千年前,自己會做鐵器並大量使用約在一千八百年前,最晚也有一千三、四百年,劉益昌調查研究發現,十三行文化的鐵器透過交換體系,最遠已可賣到花蓮,南部的鐵器怎麼來的,尚無確切證據,他不敢妄下結論,不過他根據萬山岩雕的鑿痕,推斷該遺址應是金屬和石器並用的區域。
劉益昌表示,研究出萬山岩雕群遺址的絕對年代,不致改寫台灣歷史,但至少可解答我們無法理解的部分,包括這群人是誰?他們怎麼在這裡生活?尤其,當時的社會組織一定相當發達,才會出現這一群有閒階級,也許台灣的有閒階級早在數千年前就已出現也說不定。
劉益昌建議,考古學的挖掘應該是最直接有力的證據,他表示,萬山岩雕本體大多是砂岩,砂岩無法從風化的程度推算出雕刻年代,如果能在岩雕群遺址挖幾個探坑考古,也許出土的文物就可解開所有的謎題。
發現者高業榮 守護傳說30載
萬山岩雕發現者高業榮教授。(記者蘇福男攝) |
記者蘇福男/專訪
「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上山,為萬山岩雕盡點心力了!」萬山岩雕發現者高業榮教授,今年六十九歲,仍和探勘人員一起上山,令所有探勘成員和原住民嚮導動容。
高業榮在屏東師範學院任教三十多年,當時屏師有一班山地原住民班級,專門培育全台原住民師資,民國六十一年間,高業榮聽聞高雄縣茂林鄉萬山原住民學生呂一平(茂林鄉老鄉長)、范織欽(現任茂林國小校長)轉述從小聽部落老人家說,舊萬山上有顆雕刻花紋的石頭,而且有一段神話故事傳說,引起高業榮的高度研究興趣。
六十七年開始,高業榮排除萬難,由萬山原住民父子帶路,果真找到傳說中的岩雕。由於聽說有商人打算切割、盜採岩雕,高業榮不得已對外披露他的發現,此舉果然引起政府單位的高度重視,讓該名商人打退堂鼓,萬山岩雕因此得以保存。
三十年來,高業榮至少已上山過十多次,原住民尊稱他為「阿公」,感謝這位戮力保存原住民文化的「白浪」長者。
留言列表